近日,来自缅甸木姐、南坎的11名国际学生和缅甸仰光的25名国际学生陆续抵达瑞丽市职业中学,开启他们在中国的求学之路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跨境学习,更是中缅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化的生动体现,为两国青年的成长与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,为中缅“胞波”情谊注入青春力量。
国际学生们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下,参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参观学习活动,深度体验中国文化与发展成就。
学生们走进畹町口岸,在边检人员讲解中了解中缅贸易的发展;登上畹町南侨机工纪念碑,聆听了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跨国支援中国抗战的感人故事。在中缅友好纪念馆,泛黄的照片与实物展品串联起两国70年建交历程,缅甸学生罗本灿看着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领导人会晤的展板说:“父辈常讲起这段历史,今天终于看到了真实的见证。”
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,学生们实地参观了服装纺织企业和通信电子加工园区,宽敞明亮的厂房与各类先进的生产设备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。瑞丽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裸眼3D沙盘前,未来中缅铁路通道、跨境经济合作区等规划令缅甸学生颇受触动。“学校带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,让我感受到了中缅两国山水相连的胞波情谊,更让我认识到留学机会的来之不易,我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,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。”来自仰光的Hnin Shwe Thu说道。
夜幕降临,中缅学生在校园内手拉手共同打跳,缅甸传统舞蹈与中国民族歌曲交替上演。瑞丽市职业中学校长丁丽仙表示:“这些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,他们亲眼看到、感受到中缅双方的友好合作,必威电竞网址都将成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。”
从抗战烽火中的南侨机工到数字经济时代的跨境学子,中缅民间友好交往始终薪火相传。当缅甸少年在瑞丽职业中学校园内与中国少年手拉手共同起舞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国地理的联通,更是新一代青年心灵的相契,这种跨越国界的青春对话,正为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写下最温暖的篇章。(记者:李源芃 周有川(实习) 通讯员:张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