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而北京理工大学的出境深造人数更是出现了“腰斩”现象。面对这一转变,我们不禁要问: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股退潮潮流?以下从五个关键方面为您解析这一变化背后的深层逻辑。
对于985高校的学生来说,STEM(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)专业一直是留学的“王牌”——不仅能学到真本事,还能在国外找到工作,甚至移民定居。然而,近几年美国等国家对STEM签证的限制越来越严,H-1B签证中签率低得让人绝望。花了几百万读完书,却连留下来工作的机会都没有,这让许多学生直呼“性价比崩了”。这恐怕是985留学退潮的头号元凶。比如前面提到的北京理工大学,作为国防七子之一,被美国拉黑,该校学生无缘再去美国留学。
疫情之后,美国疯狂印钱,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,海外留学的成本持续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。纽约一年花费100万、伦敦70万、新加坡35万、香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涨至40万的现象层出不穷。相比2020年之前,留学费用普遍上涨了30%-50%,这让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的家庭望而却步。经济压力让不少学生和家长开始重新思考:是否值得以高昂的成本赴海外追梦?
过去,一部分中产家庭凭借稳定的经济收入,能够支持子女赴海外留学。然而,近年来,受国内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波动影响,不少家庭生意受挫甚至破产,甚至部分金领家庭也遭遇失业风险。这使得自费留学不再是普遍选择,家庭经济实力下滑成为留学退潮的重要推手之一。
中国每年迎来超过千万毕业生,而在这庞大群体中,选择出国读博、读研的人数仅在30万到50万之间,始终未能形成主流。相比之下,必威电竞入口国内读研和就业路径不仅成本低、风险小,而且就业前景稳健,成为更多985高校学生和家庭的首选。高昂的留学费用和严苛的海外签证政策,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趋势,使得国内读研与就业逐渐成为主流选择。
虽然去美国、英国的人少了,但留学市场却悄悄变了模样。日本、韩国一年20-30万,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白俄罗斯低至10万出头,这些“性价比”国家成了新宠。专科生出国“专升硕”,双非本科生混个“水硕”,回国考公考编,或者靠关系找工作,这种“低成本留学”正在崛起。数据表明,这部分人数不降反增,留学正在从“高端消费”变成“实用投资”。
海外留学退潮现象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签证政策、留学费用、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国内教育和就业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对于985高校来说,这不仅是留学热度的下降,更是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不断优化的必然趋势。未来,随着国内科研和就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,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或许会选择留在国内深造和发展。面对这一变化,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海外留学的价值和局限,结合个人实际情况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您认为,这一系列变化背后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一话题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